- A+
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相关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供应链迎来历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而在供应链在向智慧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赋能,尤其是人工智能(AI),作为赋能智慧供应链的重要技术,越来越被行业认可。
国内科技企业中百度、阿里、腾讯作为行业领军角色,已先后建立起自己的人工智能(AI)人才研究院,由此可见,智慧供应链人才的筛选标准越来越向AI人才靠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AI人才都聚集在哪里?
一、放眼全球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马萨诸塞校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Emery Berger发布一个全球院校计算机科学领域实力排名的开源项目CSranking。(CSranking的排名主要依据各个高校在计算机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数量,论文涵盖AI、系统、理论、跨学科领域四大方向。)目前,卡耐基梅隆大学(CMU)、麻省理工学院(MIT)与斯坦福大学名列全球前三,而中国的清华大学位列第13名,北京大学第30名,上海交通大学此次排行第48名。
当然,如果只考虑AI部分的排名,卡耐基梅隆大学第一,清华大学排名第二,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并列第3。
二、聚焦中国
虽然从全球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来看,排名靠前的多数是欧美的大学,尤其是以美国大学为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研究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同时,教育部还会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制度。
下面就来看一下国内人工智能专业的现状。
1.国内人工智能专业统计
由于人工智能属于深入研究的方向,需要一定的基础,所以很多大学本科并没有专门设置AI专业。不过,国内众多高校很早就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开设了许多相关专业。
2.国内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情况
近年来,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成为各大高校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支持国家和地方建设的重大举措。下面就带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些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的专业招生计划。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
●下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基础、脑认知与智能医学、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等6个教研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下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本科),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关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近5年,在人工智能领域3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际前沿+西电特色”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已有百余名校友成长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人物
★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围绕学科方向,开展博士、硕士及本科生培养,逐步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在人工智能医疗大健康、机器人、AR/VR、智慧城市等多个科研方面开展原创性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南宁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
●采取“双主体”管理的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共建学科专业群,共建师资队伍,共建人工智能体验厅,创新创业孵化器及专业实验室等
★湖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将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入人工智能学院
●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三个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建立“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人工智能研究院
●重点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芯片与系统构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重庆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学科专业优势,深度融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技术、产业和专家资源,共同负责人才培养
●本科生将依托学校在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新增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主体进行培养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致力于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学科高峰,以自身实践探索人工智能内涵式发展新道路
●与京东、科沃斯、旷视三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学生实训基地
★长春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拥有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突出的科研特色优势、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该校的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与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范畴和重点科研方向契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基础雄厚,覆盖面宽,校内有7个一级学科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其中计算机、控制等4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首批将有30位研究人员入驻研究院,集中了校内人工智能领域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
★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研究起步早,基础雄厚,在一些领域与世界同步
●学校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和信息学院、数学学院在认知计算、数据科学、智能技术与应用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在认知计算、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语音信号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取得一大批成果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坚持算法与系统“软硬结合”,方法与应用“两翼齐飞”,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方法与智能机器人等系统的紧密结合,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同时以机器人系统的具体需求来推动人工智能方法的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
●学院负责学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新专业,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面向全校学生招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向的腾讯卓越班,培养“专业+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联合培训学校新工科教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在“大数据智能与智能制造”、“自主智能与无人系统”、“人机混合智能与智慧健康”三个方向形成特色
●在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领先的标志性、原创性学术成果
★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国内最早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单位之一,1977年王湘浩院士在国内率先举起了人工智能研究的大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学校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着比较雄厚的科研积淀和育人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发展迅速,为学校拓展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
●成立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每年计划招生40人左右,高考招生选拔15人左右,校内新生选拔15人左右,少年班再选拔10人左右
AI已来,它裹挟着神秘的面纱,轻轻地又迅速地走进传统供应链领域,是一场根植于现有供应链管理的革命,而AI人才在高校得天独厚资源的栽培中迅速成长,明日便是你期待的智慧供应链人才!